乳癌,是女性常見的癌症之一,讓許多婦女聞之色變。近年來其發生率更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於台灣地區己高居女性癌症之第二位,不但危及婦女的生命,更在心理上造成嚴重的影響。
隨著醫療技術進步,乳癌對於現有的各種治療方法,如外科手術切除治療、化學藥物治療、荷爾蒙藥物治療和放射線治療等,都有不錯的反應,是以乳癌的存活率在所有癌症排名中可以說是佼佼者,尤其早期乳癌其治療效果更能達到百分之八、九十的長期存活率,所以,如何早期發現及診斷乳癌是提昇乳癌存活率的方法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在門診中女性病患常會因下列的症狀至醫院求診:
1.乳房疼痛
2.乳房腫塊
3.乳頭有異常分泌物
4.乳頭有凹陷
5.乳房兩側大小不一
6.乳房皮膚變化
7.腋下有腫塊
一般來說乳癌之危險因子有下列各點:
年齡:六十歲的女性乳癌發生率是三十歲女性的十四倍。因此,在停經以後才發現乳房有腫塊時應該特別加以注意。
家族史:一等親中有乳癌病史的女性,相對於無家族史的女性發生乳癌的相對危險是十二倍。
初經的年齡:十三歲以前初經的女孩,一生中罹患乳癌的機會是十三歲以後初經的女孩的二倍。
首次懷孕的年齡:一般來說在三十歲時才生第一個小孩的婦女,得到乳癌的機率要比於十八歲就生第一個小孩的婦女要高出兩倍。
餵食母乳:統計上有餵食母乳的婦女比較不會得到乳癌。
停經的年齡:停經的年齡大於五十五歲的婦女其乳癌發生率亦為五十五歲前停經的婦女的兩倍。
荷爾蒙治療:在臨床上於停經後接受荷爾蒙治療的婦女,比沒有接受荷爾蒙治療的婦女得乳癌的機會確實是比較多,但在統計上卻沒有意義。因此,於停經之後的婦女要不要給與荷爾蒙治療,則應視乎臨床上的必要性,但於接受治療期間要特別注意乳房的變化。
臨床上乳房疾病的診斷包括:
1.觸診
2.超音波
3.乳房攝影
4.手術切片
5.細針抽吸
其實乳房疾病最好的防治方法是定期自我乳房檢查,一般來說乳房自我檢查應在月經過後的一週內最好,但如果子宮已因為其它原因被切除或更年期過後的婦女,則可在每個月中固定一天來作乳房自我檢查。
自我檢查的最好時間是在洗澡的時候,尤其是當乳房已塗上肥皂的時候,因為在這時候腫瘤最容易被摸到。自我檢查時應面對鏡子,將被檢查側的手臂抬高(如要檢查右側乳房時要將右手臂抬高)然後用另一隻手來做檢查。在檢查時應從腋下首先檢查、然後再檢查乳房看看有沒有腫塊(檢查乳房時應以乳頭為中心以同心圓的觸摸手法慢慢地向乳房外側移動。